靜脈疾病,從靜脈功能不全到慢性水腫和腿部疼痛,對日常生活造成極大困擾。體外反搏系統(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, EECP) 透過周期性壓縮下肢,加強靜脈回流與舒張壓,有助於緩解靜脈症狀。根據2022年發表在 Anatoli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的研究,EECP對改善靜脈症狀展現出顯著成效。
臨床研究亮點
這項研究招募了30位平均年齡約65歲的患者,並在治療前後使用 VEINES-Sym 問卷來評估症狀變化。經過35小時的EECP治療,93%的患者的紐約心臟病協會(NYHA)功能等級至少提升一級,43%的患者症狀提升兩級。腿部腫脹和夜間抽筋顯著減少(P < .001),而左心室射血分數(LVEF)也有所提升(P = .02)。[1]
作用機制解析
EECP的有效性主要來自其增加靜脈回流的機制。當EECP施加壓力時,血液從下肢推回至心臟,減少了下肢的靜脈淤積,並提高了全身舒張壓。這樣的壓縮作用不僅改善了血流動力學,還能提高左心室的射血分數(LVEF),增強心臟功能。由於下肢血流更為順暢,患者的腫脹與夜間抽筋問題得到明顯改善,體現出EECP在靜脈系統中的輔助療效。
病人案例
林女士,一位65歲的家庭主婦,長期飽受腿部水腫和抽筋困擾,夜間頻繁醒來。接受EECP治療後,腿部腫脹明顯減輕,夜間睡眠質量改善。林女士因此恢復了正常的生活作息。
結論
結論:研究顯示,EECP可顯著減輕腿部腫脹和夜間抽筋,為靜脈疾病患者提供了一種安全有效的輔助治療選擇。